隨著膠合板期貨價格的不斷上揚,一向以訂單安排生產的膠合板企業,開始將目光轉向期貨市場,并按照期貨交割標準組織生產膠合板。目前膠合板期貨價格上揚,屬于理性回歸。市場之手終將發揮調節作用,符合國標以及交割標準的膠合板期貨市場,將引導生產企業不斷走向規范。合明木業就和大家分享下膠合板企業的發展。
長期以來,我國膠合板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,流通中符合國標和期貨交割標準的膠合板數量有限。記者在素有“中國木材之都”美譽的浙江南潯采訪發現,真正符合國標的膠合板很少見到。雖說大多數膠合板上都打上了“國標”字樣,但比對具體國標和期貨交割指標,總有這樣那樣的瑕疵,其中,最直觀的一項指標就是:板材板芯寬厚比指標難以滿足國標要求。“這是長期傳統生產習慣造成的。”
符合國標和期貨交割標準的膠合板數量有限,主要是企業生產意愿不強。從國內生產情況來看,廠家更多的心態是,重視長期訂單的客戶,按客戶需求組織生產。于是,每年的4月至6月,膠合板生產和消費旺季時,大型膠合板生產企業都忙于趕做手中已有的長期訂單。而部分家庭作坊式小企業,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偷工減料,以次充好,低價銷售,擾亂了市場秩序。
進一步采訪還了解到,目前符合國標的膠合板在全國的分布,也并不一樣。華東地區由于多年來生產企業遵循國標生產的意識不強,按客戶要求定制為主流;再加上以馬六甲木材生產板芯為原料,進口原料木材的質量參差不齊,符合國標的膠合板缺貨明顯。而東北、西南地區的膠合板,生產的木材以國內板芯為主,多年來均按照國標要求,對產區林木加工、運輸、分割等整個生產加工流程,進行嚴格控制,達標膠合板貨源有保證。
據很多廠商介紹,國標膠合板生產工序約有十幾道,而部分家庭作坊只有三四道,且整個工作環境粉塵漫天,所謂的“價格優勢”,就是犧牲質量與環保。“成本高、價格高的符合國標膠合板,最終只能轉向出口以及大型地產商等消費企業。”福建建筑模板廠漳州合明木業有限公司提供建筑模板、清水模板、膠合板、松木模板、建筑膠合板、覆膜模板等。